發布時間:2025-11-12 10:37:49 人氣: 來源:admin


該會議在唐山舉行,由唐山市鋼鐵工業協會和河北報春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。
會議以“謀篇定策‘十五五’,低碳轉型譜新章”為主題,邀請了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鋼鐵工業處處長張曉輝,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遲桂友,唐山市鋼鐵工業協會會長謝海深,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山虎,
河北報春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希會以及上下游行業的500多位代表展開交流。會議由河北報春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大勇主持。


圖為馮超
馮超在題為《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及人工智能發展情況》的主旨報告中介紹了鋼鐵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整體情況:一是2024年,鋼鐵行業在數智化升級改造方面噸鋼投入25元,較上一年下降12.6%;
機器人(含無人化裝備)應用密度達65臺(套)/萬人,較上一年提升20%;82.9%的企業建設了智能集控中心,較上一年提升1.3個百分點。
二是大多數鋼鐵企業已組建相應的組織與團隊,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;基礎建設不斷鞏固,系統間的綜合集成能力進一步增強,在生產制造、運營管控、客戶服務三大領域積極探索轉型實踐,推動管理創新與技術創新。
三是行業企業在跨領域協同、系統性創新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,特別是在研發、制造、服務的全生命周期管控,以及產業鏈協同等方面,需繼續推進AI深度賦能和協同創新。
談及“人工智能+鋼鐵”發展趨勢,他認為應該強基、聚數、賦智。
在深化創新應用方面,應該1.推進大模型技術創新。推動融合冶金機理與工藝知識的場景專用模型開發;建立全生命周期行業大模型研發與治理平臺;發展自感知、協同決策與可優化的冶金智能體。
2.賦能研發環節。構建鋼鐵材料知識圖譜,研發基于AI的典型鋼種仿真系統,提升新品種發現、設計與表征效率;持續優化鋼鐵產品研發設計智能化生態。
3.賦能生產環節。構建云-邊協同的智能訓練推理架構,實現大模型的通專融合,形成“數據-知識-決策”閉環,滿足鋼鐵生產對專業性、實時性、準確性及可靠性的多維需求。
4.賦能運營環節。開發智能決策支持系統、多維度能耗尋優與過程控制模型、低碳產品全生命周期生態設計模型;開發市場趨勢智能預測分析模型,強化供應鏈韌性。
在數據基礎建設方面,1.完善數據標準體系。貫徹落實《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(2024版)》,加快建立健全相關數據標準體系。
2.推動高質量數據集建設;建設多模態數據集、支持數據工具開發和數據標注;形成“采集-標注-治理-共享-應用”一體化閉環數據生態。
3.完善數據流通與管理機制。建立數據分類分級、共享與確權制度;探索場景化數據產權認定、數據全生命周期加密追蹤及脫敏規范,建立數據資產評估方法;構建行業級可信數據共享基礎設施,加強數據供需對接,促進數據流通共享。
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,要硬件基礎設備改造。構建區域一體化存算網絡,完善企業骨干網與泛在通信網絡,制定物聯感知設備標準,提高基礎設施綜合支撐保障能力。
“‘十五五’期間,通過分階段實施、標準制定、驗收評測和樣板示范等一系列有力舉措,鋼鐵行業將逐步構建起全流程、一體化的數字化體系。”馮超認為。


圖為張曉輝
張曉輝在致辭中表示,河北鋼鐵行業近年來在產品結構優化、智造水平提升、綠色轉型方面成效顯著,螺紋鋼產量占比下降,板帶材占比大幅上升,多個大模型試點項目穩步推進,56家鋼鐵企業實現環保績效創A。
當前,河北鋼鐵行業處于轉型關鍵期,河北將聚焦打造10個拳頭產品,推進數字化轉型與綠色化發展,發布綠鋼評價導則與推廣計劃,給予轉型金融政策支持等。
“在‘十五五’期間,河北鋼鐵要堅定不移推進鋼鐵產品由原料級向材料級轉變、鋼鐵企業由制造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;要堅定不移打造拳頭產品,培育形成“人無我有、人有我優“的比較優勢;
要堅定不移推進數智技術應用,打造智能化的生產運營體系;要堅定不移推動綠色低碳發展,將節能減排壓力轉化為技術革新和品牌升級的動力。”張曉輝指出。


圖為遲桂友
遲桂友在題為《回首“十四五”成就輝煌,展望“十五五”未來可期》的主旨報告中表示,
“十四五”以來,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“堅決去、主動調、加快轉”的重要指示精神上,河北鋼鐵行業彰顯出不折不扣、毫不動搖的忠誠本色,全省鋼鐵產業沿鐵臨港的產業布局基本形成。
期間河北省鋼鐵行業產能壓減至2億噸以內,產業集中度顯著提升,環保績效全面創A,綠色工廠數量居全國首位;行業聚焦綠色低碳轉型,推廣氫冶煉、電爐煉鋼等技術,碳排放強度大幅降低;
數智化轉型加速,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水平領先,多家企業獲評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,燕趙鋼鐵實驗室推動科技創新系統能力提升。
“展望‘十五五’,行業將面臨科技革命、國內大循環加強等機遇與原始創新體制完善、消費市場增長等挑戰。未來將推進科技創新自立自強,強化產業鏈安全,鞏固綠色轉型成果,前瞻布局數智化轉型,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。”遲桂友指出。


圖為謝海深
謝海深在致辭時表示,鋼鐵工業作為實體經濟的根基和建設制造強國的關鍵支撐,其綠色低碳轉型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,直接關系到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和高質量發展全局。
“十五五”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,這對于鋼鐵行業而言,意味著必須將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以數字技術與鋼鐵制造全流程深度融合為抓手,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,不斷催生符合綠色低碳要求的新質生產力。
在論壇還舉行了頒獎儀式,共有28家鋼鐵企業被授予“全國優質鋼鐵生產企業”獎,包括“天津市震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”在內的13家企業獲得“全國優質鋼鐵加工企業”獎,10家企業獲得“報春數據戰略合作伙伴”獎。 

據悉,此次論壇得到了來自鋼鐵產業鏈上下游的百余家知名企業、專業機構、行業協會、科研院校以及銀行、保險等機構的支持。來自政府部門、知名企業、行業協會、科研院所、金融機構等鋼鐵產業鏈上下游的近500名代表出席會議。
(唐山市鋼鐵工業協會供圖)